2020年6月18日星期四

One true heroism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上个星期,朋友圈上 琦姐同事发了这句话,一瞬间震撼到我——一缓过神,立马抄进笔记。
⠀⠀⠀⠀⠀⠀⠀
⠀⠀⠀⠀⠀⠀⠀
简单的一句,却浓缩了几个颇深的内容。 【英雄,代表的是值得被推崇、拥戴的事物】
  1. 如果这世界只需要一种英雄、一种被推崇的美好,那就是 热爱生活的人们。
  2. 至于其他社会价值下的美好,像是忠孝仁义、贴心、能干等等,因人而异,没那么绝对 需要被当成英雄。
  3. 热爱生活,从根本上,能调动出其他社会价值的美好,同时却不需要把它们变成枷锁。
  4. 不过热爱生活,不只是建立在天真的苍白之下,而是经过世界的冲击、悲难的洗刷,而屹立不倒。
  5. 如此一来,热爱生活似乎也成了另一种教条——但它配得上。毕竟不爱生活,人也似乎没有非得活着的必要。从另一面想,把生命带到世上,养育、教育,第一条初衷,应该是让孩子爱上生活、留恋生活。


这些,同时也是我这些年整理的人生观里,重要的一角——这也是为什么「热爱生活」成了SPACEducation的三核之一。
⠀⠀⠀⠀⠀⠀⠀⠀⠀
⠀⠀⠀⠀⠀⠀⠀⠀⠀
那天和朋友 简单分享了这句话,朋友歪嘴、不甚认同,但没来得及讨论——对于这句话,你的感受和理解又是什么?认同或不认同 在哪?

2020年6月11日星期四

上周末,朋友打来,说自己遇上了网络骗子。

俩人聊了一整天,交谈甚欢,但第二天对方就开始上演需要钱的桥段。自己自然看穿了一切,没上当,但就是惋惜,本以为上天眷佑轮到自己了,天降良缘。

听着朋友的心情,一瞬间 也想起自己第一次遇到网络骗子的情况。那种「早知道有猫腻,但始终玩下去,直到对方亮底牌 才肯醒;醒了过后,一直惆怅它不是真的」的心情,如出一辙。
⠀⠀⠀⠀⠀⠀⠀⠀⠀
⠀⠀⠀⠀⠀⠀⠀⠀⠀
「你不要以为自己没有被骗、一眼就识破了,然后就这样抹过去——实际上,你已经被骗了。

现在这些骗局 这么粗糙,求的根本不是突破人的智商,而是利用人情感的缺口。依附在我们心里的某个缺口或软肋,让我们想要相信、不想抗拒。

你会在这样的事情之后,有这么大的心理波动,还刻意打给我,其实就说明了 你情绪上已经上钩。从某个角度上,你是它们瞄准的人群,只是这次的饵不够诱人,也埋得不够深。

而且可骗的,不止是财;可失去的,还有色、感情、青春。事实上,你已经被骗了——这一次,被骗了一天的时间,和一份或深或浅的心情。至于下一次,不知道。

这经历,与其当作 自己凭智商躲过了,倒不如看作 自己情感确实入套了,借此好好地了解一下自己的心。」
⠀⠀⠀⠀⠀⠀⠀⠀⠀
⠀⠀⠀⠀⠀⠀⠀⠀⠀
聊着聊着,我猛然想起另一件我曾经做过的荒唐事。#不聊起的话还真的忘了 #记忆越来越靠不住

四五年前,我留意到一个身世惨绝人寰,惨到特别令人心疼,但又从来表现得轻描淡写的网友,后来 转到Line上。对方也从来没讨过同情,都是我自己主动关心。有一次,忘了具体什么事,对方又发生了一些世纪末悲剧,出于担心,我在不知道住址 同时又失联的情况下,贸然开下森美兰。

最后,我也没白跑一趟,俩人碰了一面,我也才认识到⋯⋯这世道 竟然有人纯粹以经营蓝色生死恋般的人设为乐,也不打算以此兑现。 #至少我掏心掏肺的关心都没利用

过去,我是有这样一个「为了维持 对世界的想象、对自己的期望,不顾一切」的阶段——这也是我当时一个可趁的软肋。#其他荒唐事例就不说了我睿智的形象还是要维护一下(捋须
⠀⠀⠀⠀⠀⠀⠀⠀⠀
⠀⠀⠀⠀⠀⠀⠀⠀⠀
这通电话后的两天,公园健身课上,学员正好神来一问,问起了这文中朋友——说来,这宇宙电波也真是够诡异,他们俩并不相识,学员纯粹是从我过去的文章 对这朋友留下印象,而朋友上一次打给我已经是三四个月前。

沿着网路骗子,我们聊起 前阵子一度很流行的行骗手法:掰故事讨路费——记忆中,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被骗钱的情境,而且还是在美国,2012年。当然,这戏码后来也陆续发生过好多遍,是让我奉上现金最多次的骗招。(白眼+中指

我接着 又想起了2017年,有一次 我在学校附近的mamak吃着午餐,一对兄妹走上前来,跟我说到那换汤不换药的故事——始末有所不同,但总是需要路费回家。

见惯这场面,我说,不如我载你们回去吧,或者如果你们不放心我这个陌生人,我让警察叔叔送你们回家。接着 哥哥以一些我听不懂的理由,说他们十分钟后再回来,然后带着妹妹转身就走。这时,我已经大致认定 这是行骗无误了,不过临走前,担心万一他们若真回头,我委托了二十块给摊主。不过隔一天,摊主把二十块退还给我了。
⠀⠀⠀⠀⠀⠀⠀⠀⠀
⠀⠀⠀⠀⠀⠀⠀⠀⠀
比起个人金钱和精神上的损失,行骗更让我忿懑的是,它们消耗着公共信任。每一次行骗,其实都在让社会每一个人的心中多一份猜疑、少一分美好。

被各种行骗一再辜负后,我们为社会、为自己开出了怎样的答案——是坚持买单,还是不再信任,或怎样折衷?

2020年6月10日星期三

自省

某一次,琦姐提到学校的博士班——明明上的只是企业管理、无关心灵成长,但奇怪,不少同学一开口,就流露着生命觉醒的状态。
⠀⠀⠀⠀⠀⠀⠀⠀⠀
「或许是伴随学习的一种自然状态吧。习惯思考,也就经常沉淀。」
⠀⠀⠀⠀⠀⠀⠀⠀⠀
说完,脑中闪过另一种解释。
⠀⠀⠀⠀⠀⠀⠀⠀⠀
「⋯⋯ 可能 和内向也有些关系。」
「为什么外向的人沉淀少?」
⠀⠀⠀⠀⠀⠀⠀⠀⠀
⠀⠀⠀⠀⠀⠀⠀⠀⠀
⠀⠀⠀⠀⠀⠀⠀⠀⠀
「外向的人,更偏好跟世界互动,从外吸收能量;内向的人,更倾向跟自己相处,由内提炼能量。
⠀⠀⠀⠀⠀⠀⠀⠀⠀
换在过去,人的生活相对平缓,平时人再外向,也有足够的时刻,静下来 直面自己,消化与沉淀,不至于被花花世界缠住。
⠀⠀⠀⠀⠀⠀⠀⠀⠀
但现在,随着信息越来越通达而喧嚣、世界越来越绚烂而浮躁,环境的能量复杂了、紊乱了,同时那些原来有的沉淀空间和机会 却被挤压、蚕食掉了。人,只有越来越躁动。」
⠀⠀⠀⠀⠀⠀⠀⠀⠀
一年前 某一篇写到,世界并没有变得更坏,至少没那么坏,美好与崩坏 其实都在增加——只是 外来信息变得更发达,发达得 超过了我们的掌控。
⠀⠀⠀⠀⠀⠀⠀⠀⠀
「更多,不代表更好。」再好的事,超过自己的消化与吸收,反而伤害了生活的幸福和质量。
⠀⠀⠀⠀⠀⠀⠀⠀⠀
眼见,这个时代只会越来越喧闹;内向,或许会从劣势,渐渐转化成某一种生存的优势。
⠀⠀⠀⠀⠀⠀⠀⠀⠀
⠀⠀⠀⠀⠀⠀⠀⠀⠀
⠀⠀⠀⠀⠀⠀⠀⠀⠀
注:
无巧不成书,隔一天,美国闺蜜也聊起了类似的事情。#几乎又像是被人工智能窃听一样
⠀⠀⠀⠀⠀⠀⠀⠀⠀
「为什么 人那么懒于往自己心里探,了解自己、内省自己?明明好处很多。」她好奇,为什么在过去人类的进化中,我们没有形成这样的优胜劣汰。
⠀⠀⠀⠀⠀⠀⠀⠀⠀
「过去的生存环境,不足以体现「沉淀和内观」的优势,就算有优势,也被其他特质的优势给挤压、淹没了——但未来,或许真的会迎来这个趋势。」
⠀⠀⠀⠀⠀⠀⠀⠀⠀
⠀⠀⠀⠀⠀⠀⠀⠀⠀
前阵子 另一个朋友也说,她最近读的书预测,未来会是self awareness的时代——让我联想到,欧洲一些学校 也开始在课堂上融入自我意识的内容。
⠀⠀⠀⠀⠀⠀⠀⠀⠀
不清楚 这些预测/现象背后的根据是什么,但我想,除了「喧嚣与沉淀」,「人工智能的崛起」或许也是一个关键的时代契机。
⠀⠀⠀⠀⠀⠀⠀⠀⠀
人的最大优势,从来就是自主意识,和由此衍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如果人的自我觉察弱,被情绪、欲望、舆论、环境等等主宰,那对比被系统操控的人工智能,我们还剩下多少不同?而这不同,还是不是优势?

2020年5月26日星期二

基础是隐形的天赋



某个节目上,拿了18次世界冠军的乒乓名将王楠的教练 曾指导说了一句话,特别让我感触。
我最讨厌听别人说 谁是天才。一说天才,就埋没了人家的刻苦。
称不上多新颖的角度,但从大人物口里说出来,额外添了一份重量。



1
 隐形的天分 

一个人后天的努力,不只是对方【当下眼见的付出】,还有他【过去十几二十年来,每一寸额外的积累】

这些积累,有些是刻意的坚持,有些是巧合的维持;持续到最后,当事人自己 甚至都不把它们当一回事(甚至不察觉)了——因为早已成为 生活中漫不经心的基础和习惯

而这些【基础和习惯】,也就是后来【高效率学习】的根基——学得快,或一份力、十分果,并不仅是天分的关系而已。
在过去29年的时间里,别人不动声色搭起了根基,虽然今年不怎么努力(就1.01),而自己比他十倍更努力(10),但结果——自己连进步还几倍不如人家(0.423 << 2.0),甭说缩小差距。

看别人从容优雅地大步迈进,而自己拼得疲惫狰狞 却还在匍匐前进,很容易把差别都算到天赋头上,自己率先打败自己。

十倍的努力,今年看着是亏了,但其实 再维持一年 怎么样?差距 可能立刻就收窄了。【今年的收成】,也和【过去十年的播种(留下多少问题)】息息相关。

「成长是乘法,但常常被看作加法」——这是我们的误区。过去的每一寸努力,都是这一刻隐形的天分,放大我们的收成




2
 天生我材 

现在,随着教育界越来越倡导多元,包括「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我们也越来越常 以天赋去解释(或者说接受)孩子的进度问题——但里头 其实是有些迷惑性的。

除非 我们从小观察着孩子(或自己)的一路走来,而且懂得观察什么细节,否则,其实都不好断定——一个人的学习效率 之所以比别人低,是因为【天赋】所致,还是后天从哪一刻起、哪一环节的螺丝没上紧,因为【基础和习惯】延伸出的问题。

先天因素 不是不存在,而是在它真正左右一个人之前,其实更常是 我们让自己被它左右,换言之,给自己借口、退路。


其实,不管是学或做一件什么事,有没有天分、天分够不够,并没有想象地那么重要——除非你的目标是站到金字塔顶端。

更重要的,其实是「我们认定自己要什么,多要;为此 拿得出多少决心,及耐心」——哪怕起步已经比别人晚了,也愿拿出比别人多的努力,并坚持比别人更久的时间。



3
 延伸思考 


底子越厚,步子迈得越大】,也是「资本经济下,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根本逻辑——我甚至把它 延伸到任何资源和阶级上:「自由底下,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除非 这些自由(经济自由、人身自由等)存在一些外在的方式介入,比如政策、道德等。

每一个阶级上,都有它的先与后天——先天,代表的是「阶级规则 对自己多有利或不利」。规则或许不利自己,但只要不是想要登顶,那么这些先天性,往往都还不是让自己停下来的理由。







2020年5月24日星期日

一瞬间的阴暗念头




分手了,看前任痛苦纠结,自己无动于衷,内心居然有种痛快,报复似的——一瞬间,觉得自己很坏。
朋友W说完,琦姐预见我会说什么,在后面大笑。

「何老师 要不由你说一下?哈哈。」
「不不不,你说。」


1
    
自我觉察

在我看来,心绪是一回事,而行动是另一回事。

能察觉自己内心的这些小心眼、小恶魔,其实就很好——之后,才看自己是不是被它们牵着走,要怎么克制、防备。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被心绪牵着走,不是因为 【有】这些心绪,而恰恰是因为【不察觉】自己有这些心绪——察觉,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而且很多阴暗面、小恶魔,之所以阴暗、之所以是恶魔,其实更多就在于难以启齿;它们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就是一种人性。比如嫉妒心,你说没有嘛,又不尽然,总有一些时候、对一些人它会冒出来,就看我们要怎么解读、引导和利用它


「所以你的意思是:什么样的心绪 都无所谓,认识自己之后,尽量不让它们影响自己的行为就好了吗?」

「这问得真是犀利。我才正要说下去。」



2
    
觉察以后

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以后——它后来有没有影响到自己的行为,其实,好像倒不是那么重要了。

因为意识到之后,不管它有没有影响到自己、怎么影响,那就是自己的选择。你也会非常清楚这一点。那就够了。

毕竟 你有你的价值观、你的是非好坏,所以你有你的选择。轮不到我们去觉得它 好或坏,因为选择结果的好坏,承担的是你

差别只在于——【有意识】让它影响,还是【无意识】被它操控。

有了意识,就有了选择,就有了承担,就有了调整;一路走下去,那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路

刚才说,察觉是很好的起点;其实,觉察也就是终点。」



3
    
回归自己

用朋友的情况作个例子。

对前任的报复心理你自己是意识到的;假设 你最终让这心理 影响自己对他种种发狠,比如撂下一句话就人间蒸发等等,这是你的选择

每一个选择都是有后果的;有些是 你能预见但不在意的,但也有些是 你预见但等到发生了才知道在意的,又或是 你最初压根儿就没预想到的。

比如 你后来对他又动心了,自己等于断了后路;或是他凄凉的一面被局外人看在眼里,传出什么对你不公允的传言;或是后来你遇上另一个人,分手时那人也这么待你等等。

既然 是自己做的选择 所造成的结果,到时候,无论痛不痛苦你都会懂得承担;而痛苦的,你很快会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往哪调整

意识到自己,人生或许依旧跌宕复杂,但心情终会平静明白



对陌路人,还解释吗?




你觉得,对一个自己(已经)不在乎的人,有没有必要解释? 万老师问。



对我来说,跟别人解释,有两层意义。

一层,是【解释给自己看】的:我希望自己怎么做、怎么表达——我想要怎么看待自己。
一般上,尽到自己认为的责任、解释到自己认为的份上,就够了。后续怎么样,不太重要
另一层,是【解释给别人听】的:我希望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接收
对一般人 这还无所谓,但对到重要的人,往往难免于纠结。后续怎么样,很难不重要

这两层,也可以看作是【讨好自己】与【满足别人】的老问题了——或是【流程/过程】与【效果/结果】的哲学问题。



如果是对「一个自己在乎的人」,问题可能还复杂一点,需要同时解释给自己别人。毕竟 对方的想法感受 你很难不理会,但是要影响别人的看法却又是最难且说不准的——上一次奏效了,这一次未必;上一个人管用了,这一个人不一定。

不过 既然是「一个自己不再在乎的人」,答案就再简单不过,只需要解释给自己——你自己怎么着舒服,就怎么着;觉得怎样过得了自己那关,就怎么去。

不过个人倾向:将心比心,毕竟风水轮流转,别人以后也可能这样对自己。





延伸思考

其实,这回答是说给别人听的,我并不喜欢——它不够简单

就像过去说的,【满足别人】,在更深的意义上就是满足自己】,满足自己的另一部分——【解释给别人听】、【解释给自己看】也一样。

作为社媒,把话说得 贴合读者频率、偏好,为的是谁?「为读者」的更深意义,是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点击率、传阅度 或称职性等

作为老师,把课教得 照顾学生程度、需求,为的是谁?「为学生」的更深意义,是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完成度、使命感 或专业性等

为自己】、【为别人】的区分,很多时候 反而是一层多余的假象,让人看不清自己


不管是对待在乎的 或不在乎的,事情的本质 不过就是:自己内心更希望什么结果,就做什么必要的事,也甭管 那是在为自己还是为别人。

看错了、看漏了 自己其实想要的結果 怎么办?没什么,到了下一站 自然会懂,然后沿路调整——没有哪一个旅程不犯错误





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

同理 · 共情

这十年,自己变了很多——但有一个变化,我一直没搞明白。
我到底是怎样 从一个「自然能共情,给人慰藉和温暖」的人,走成一个「缺乏同理心,冰冷甚至冷血」的状态?
对很多人的挣扎,我是从心底冷淡,关怀不起来了;近年来 更干脆连伪装也省下,单纯听完给意见。
⠀⠀⠀
自认为sociopath的美国闺蜜,过去这样形容自己:她同理别人,是「靠脑子在设想」(cognitive empathy),不是「靠身心在感受」(emotional empathy)——而她认为我也如此。
从那时开始,这番诠释 一直记在我脑海里,能说通一些事;不过总觉得,这模具不是特别合身。
曾经,也有朋友用人类图,说我天生的情绪内核是空的——我并没有自己的情绪。一度 眼前一亮。但后来想想,三个和我同年同月同日 但不同时辰生的朋友,是同一份人类图,却得强解释成四份迥异的个性,难免自圆其说。于是,也没把这模具当真;而且同样,它也不尽合身。
另外 我也问过自己:有没有「因为自己一个人走过来,所以觉得别人也应该一个人走过去」的报复成分?不能说一点都没有,但以我对自己的坦诚,感觉很少。
这疑问,一直晾着。随着这一年 一点一点回顾历程,我才一片一片拼出了 更贴身的解释。
⠀⠀⠀⠀⠀⠀⠀⠀⠀
对很多人的挣扎冷淡,是因为「对它们 我有了确信的答案」。
再回头看,我实在受不了自己过去那些纠缠和情绪,觉得可笑、没必要——我感谢 过去可笑的自己;每个人都拖着可笑的历史,在可笑中前行蜕变。但这不意味它不可笑。
或是双标——这一边以自己的一套标准 深感受害;另一边在同一类事情,以另一套标准,心安理得地对别人施加伤害。可怜人同是可恨之人;当你开始同理你对面的人,你会逐渐忘记同情自己。
同理心,是从自己开始。如果类似局面换位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都不屑搭理,就更不可能投入身心去共情别人。
随着答案越多,越多的困境 变得不值得——不值得自己投入情绪,陪自己或别人 绕花园、滚泥沼。
⠀⠀⠀⠀⠀⠀⠀⠀⠀
相反,看一个拉面工艺的视频,或动漫角色的解说,甚至一集科普,眼泪常常来得猝不及防——在答案之外,能触碰自己的场景,还是很多。
某一次 闺蜜总结,最难以抗拒的,是人性光辉。
面对惰性,坚持【奋斗】;
面对猜疑,坚持【相信】;
面对怨恨,坚持【和解】;
面对伪装,坚持【坦白】;
面对自私,坚持【互助】……
比起「人陷入内心黑暗」,「人和内心黑暗抗争」的故事 更常感染自己。
人性是自然。顺应自然,是最理所当然的事——但正因为如此,如果哪一刻我们愿意为光明 对抗自然、对抗自己的人性,或许更弥足珍贵。
宇宙每一刻都在走向混乱——生命的存在、文明秩序的诞生,一开始 就在对抗自然。

by 施运


  1. 心理學上,empathy的組合和分支不盡相同,三個圖為參考:  圖1  圖2  圖3
  2. 先把empathy大致劃分為
    【靠揣測而理解他人的行爲和情緒】與【不受控地不分原由被他人情緒感染】。
  3. 上述 #2 後者,例為:觀看 [沒有來龍去脈,只顯示某陌生人撕心裂肺啜泣] 的視頻 然後掉淚。
  4. 【感動】不等同上述 #2 任何一種?
    【感動】是自己產生的情緒,除非是 [被他人的感動感染而感動]。
  5. 無感,可能是empathy fatigue,也可能從來就沒有上述 #2 的後者。曾經用cognitive理解過類似情境導致的行爲和情緒,已經知道其中的關係,無需重複設想揣測推敲也能溝通、勸解、提議。
  6. 在sociopath群體中【情緒内核是空的】這説辭甚普遍,但還有另一個并不mutually exclusive的現象:對自身的情緒缺乏感知力也缺乏解讀力。i.e. All emotions are automatically shut off on default, sociopaths have to make a conscious effort to tune in. 因爲不是全程觀察,於是不理解自身情緒的來由和轉折。簡稱 “emotion-impaired”

    by欣柔


其实我后来在search的时候,发现到关于你说的两种empathy,在心理学里倒都不是最理想的,最理想的是两者之间的compassionate empathy。不过这三者的概念,似乎也不是主流/教科书上的区分方式,而是某个心理学家的主张 然后写成书。
by 施运


所以你要表達是比較貼近compassionate empathy?
我好像當時說的兩種是cognitive和affective,但我要表達的應該是emotional contagion. 
by欣柔

2020年5月18日星期一

恬靜人生

日子不再聲張以後, 才到了最好的時候。
生活終於細緻, 終於剛好。

很久以前的我們不知道, 有一天我們不用再看起來很好, 我們過著自己的生活就好。


文字出處: @thisisbiga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Bleeding Heart Syndrome

有一种人,曾经受了不知名的伤,把自己困在最幽禁的深地。

心底渴望光明,可是又不甘用力,更不想求救,甚至百般刁难 考验前来救援的人们——仿佛这样而来的解救 才够份量,去填补那个深不见底的黑洞。

某一刻见别人开始后退,心底也着急了。但还是不挽留,即便挽留 也始终挥着刺,克制着——深怕一旦彻底放下自己,就连自己都失去了。

直到别人终于离开。然后 自己走进更幽深的禁地,周而复始,越走越深。

⠀⠀⠀⠀⠀⠀⠀
⠀⠀⠀⠀⠀⠀⠀⠀⠀
以前,真的不自主地心疼这些人。再吃力不讨好,也想帮助这样的人,就像 我想救自己一样。

直到 某天自己走了出来,才深深明白:能救自己的,真的只有自己。
⠀⠀⠀⠀⠀⠀⠀⠀⠀
「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就要走向哪里」——而不是「自己过去承受了什么,就给自己什么理由 不走出來,跟世界较真、跟自己怄气」。
⠀⠀⠀⠀⠀⠀⠀⠀⠀
说白了,受伤的人们 太常给自己借口,去沉浸在自己不想要的事、不想要的恐惧。明明不想要,却一再地凝视、一再地放大,一再地主动靠近。
⠀⠀⠀⠀⠀⠀⠀⠀⠀
「如果封闭或黑暗是你要的,或者对光明你其实不够渴望,那你继续待在里面,我不阻拦,我尊重你——但如果光明是你要的,你足够渴望,那请你靠自己走出来。你知道,出来以后 你在这里可以找到我。」心疼褪去,这是我现在沉淀的冷漠。

哪怕无法自救,最起码,当别人伸手,你要接住,或微笑——当别人最终仍然离开,也不要自己一刀一刀往心上剜。
⠀⠀⠀⠀⠀⠀⠀⠀⠀
「渴望被找到,却玩起捉迷藏,用刺迎接别人发现自己的手」,是一场恶性循环。把路越走越窄,把注越赌越大。
⠀⠀⠀⠀⠀⠀⠀⠀⠀
⠀⠀⠀⠀⠀⠀⠀⠀⠀
⠀⠀⠀⠀⠀⠀⠀⠀⠀
“If you harden your shell, you’d better toughen your heart, too. Else, you know the goddamn hard shell is gonna keep the tender heart from every warmth it yearns for.”

2020年4月26日星期日

空不是空

二月开车经过Kelana Jaya的时候,龟速的车流,让我缓下神来,多看了左面的湖几秒。

忽然回忆起,往里头开,湖上有间马来餐馆。范围不小,但仅有的光线都来自餐馆正厅,相当昏暗。越往外,则越是漆黑,记得 那里搭了一个舞台,俩人餐后在那里放了几十分钟的空。

画面很零碎,用力才勉强拼起——但记忆中,那一个时空下的每一幕,都弥漫着一份令人心慌的空虚,仿佛时间在流、生命没在走。

想着想着,车子开过Paradigm,忽然闪过一个感触。
「Void, when we could feel, is another sense of fullness.」
「空虚,当被强烈感受,也是某种意义的充盈。」
⠀⠀⠀⠀⠀⠀⠀⠀⠀
就像 前阵子手机弹出的一则知乎提问——「盲人的世界,是黑暗的吗?」
⠀⠀⠀⠀⠀⠀⠀⠀⠀
黑暗,是看得见的人 对无光 所看见的颜色;因为能看见,无光才成了黑暗——黑暗,当能被看见,本身也是一种颜色。看不见的“颜色”,并没有颜色。

真正的空,即便每一刻存在身边,我们也无从知晓,更不会想起、提起——因为它根本在自己感知力之外。

所有能感知到的事,包括空虚感,本身就是一种拥有。感受力本身,就是一种拥有——只是我们怎样定义一个感受 常常决定了我们怎样反应。回头看,我从过去那份「空虚」的体悟,并不比往后的「充实」来得少。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Aloof

以前提过 自己一个转折——从厌恶 被人「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到拥抱 被朋友「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反而欣慰 那是自己的价值,毕竟 每个人被想起、被需要的时刻不同。

但现在,我又变了。对于「无事不登三宝殿」,虽然不至于厌恶,但也不再大方拥抱了。

自从不教书,我越来越不在意 靠帮人来认可自己。应该说,我越来越不在意 自己的价值——我更在意的是,从别人身上 我能得到什么知识、体悟、共鸣、温暖,甚至利益;不再以付出为乐,而更以收获为喜。我的人生,不再关乎我的价值,而是在于我的走过。

总的来说,我变得更自私了,也更短识了。

当然,平时在我生活中 不扮演角色(甚至把我排街尾)的朋友,若真有事来找,我很可能还是会忍不住认真对待——but that’s more as a human who could help another being. Not as a friend who genuinely cares. 虽然没有说,但我心底很清楚。
⠀⠀⠀⠀⠀⠀⠀⠀⠀
「I’d be there for you if you need me.」
「I want to be there for you even if you don’t.」
大概是这个差异。而前者这个「’d」,可能是「would」,可能是「could」。
⠀⠀⠀⠀⠀⠀⠀⠀⠀
不同阶段,不同心态。或许 未来有一天,我又再反复;但当下,我总想对自己坦白。

2020年2月5日星期三

故作坚强是选择

故作坚强的人 往往心疼 故作坚强的人。

那是内心的代入。
是不忍对方,也是怜悯自己。

等到某一天 消化完 那些若无其事,
逞强 走成了 坚强,才发现,
其实 大家都很可怜,
所以 大家都不可怜。

故作坚强是选择。
不故作坚强,也是。

这些人,
要么从心底 接受了自己依靠人、不坚强的样子,
不羞不臊地 无需坚强;
要么从生活 割舍掉 那些让自己活得太累、太强的内容,
不疾不徐地 不必坚强。

放下包袱,也需要决心和勇气。
有些包袱,却是自己拿起。

逐渐冷血,或因为麻木,
但更因为可倾注同理的人、事、物 越来越多。

值得心疼的 何止自己?
作为成年人,
关怀 若已收到,
还太把自己困境当一回事,
一切不得不回到,
⠀⠀⠀⠀⠀⠀⠀⠀⠀
「这是自己的选择啊。」
© 岛与树的向往
Maira G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