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7日星期五

Why forgive?

為什麼要去「原諒」?
為什麼要去「介懷」別人的過失?
為什麼要去「不甘心」別人的偏差由自己買單承受?

一路問下去,過程中有一個疑問。

為什麼要突出「當下的情緒」,而不是專注「想要的結果」?
為什麼要費神追求「要怎樣釋懷過錯」,而不是全心投入「能怎麼轉化處境」?
⠀⠀⠀⠀⠀⠀⠀⠀⠀
或許,我們只需要多認清目標,對牢焦。
而在所有可期的目標當中,
「修改過去」是不存在的,我們只能「冀望未來」。
⠀⠀⠀⠀⠀⠀⠀⠀⠀
認定了這點,或許就能更深刻意識到,
不甘、憤懣、怨懟只是作為情緒的出口——
如果這樣的宣洩和排解 能幫助自己消化發生的事,而把生活過得更積極、更平靜,那很好;
但如果最後這些怨懟 讓自己情緒更糟、生活更停滯了,
那這樣對過去的追究就幫了倒忙。
它就不是出路。

至於未來,既然關鍵不在過去,而在未來,
未來我們對事、對人有什麼期待,
不要什麼局面、想要什麼結果,
怎樣才能讓生活避開自己不要看到的、導向自己想看到的,
這可能才是更值得的事。

對過去「追究」,是希望理解原因、認識自己,找出對未來更有利、更可行的解決方法。
但它不需要執著在「歸咎」,糾結於怨懟的情緒。

別人真有不該,可以去做、去勸、去罵、去說破;
到了下回仍沒轉變,再做、再勸、再罵、再說破,或是換一套比以往更好的方法。
即便枉然了十次,積了一身悶氣、生了滿心芥蒂,
我們也不是非得回應心底這些疙瘩、情緒。

我們追求原諒,是希望化解心裡的怨懟情緒,不讓它們影響我們接下來的行為,
但情緒之所以影響我們,
或許更多是因為 我們的視線不夠集中在目標上,而一直飄到了情緒上。

我們只需要一直朝著目標,一直走、不斷嘗試。
直到累了、膩了、厭了、麻了或痛了,我們自然會放手,
在意的 變無所謂了,而無所謂了 也就平靜了——
而且說不準在那之前 想要看到的改變已經變成事實,
換了另一種方式平靜。

怨懟是給過去的,來服務情緒。
行動是給未來的,去追求目標。

我們為什麼要放大情緒,
讓情緒站在我們和目標之間?

根本不需要歉意。
根本不需要原諒。

2018年11月30日星期五

再談寂寞

昨天網上有人劈頭問我,你會不會很寂寞?

被問得有點莫名。
常說一個人挺自在寫意,也不是就沒有它的寂寞處。
只是選擇了孤獨,就一併承擔它的好與壞。
我不否認寂寞。
⠀⠀⠀⠀⠀⠀⠀⠀⠀
「會啊,但又有誰在生活裡 沒有孤獨的時候?」
⠀⠀⠀⠀⠀⠀⠀⠀⠀
工作上、感情上、學習上、志向上、日常上,
並肩作戰的隊友、推心置腹的知己、
唇齒相依的伴侶、同甘共苦的搭檔、
相扶互助的同學、彼此為伴的朋友——
有誰在這些事上都圆满,一刻都不孤獨?

人總有孤獨的時候。
只是我們怎麼註解和面對。
⠀⠀⠀⠀⠀⠀⠀⠀⠀
「而且我相信,孤獨不止是必然,還是必須。」
⠀⠀⠀⠀⠀⠀⠀⠀⠀
曾經寫過,一個人的旅行,
是用孤獨,換一些平時感官、思緒失去的敏感和平靜。

在與很多 對生活有想法的社交型朋友 的交流中,
發現大家都有過至少一段或長或短,但深刻孤獨的日子,
在這一段時間裡 逐漸認識自己。

我相信,孤獨的存在,
就是這樣一種「觀察力、感受力、思考力被放大」的狀態;
讓我們探索自己的本質,找出自己的路。
不管我們外向或內向、最終歸屬是獨處還是社交,
面對這些孤獨的瞬間,利用它們——而不是逃避,
不僅僅是生活不盡人意 難免的模樣,
更是生活走出自己 必須的歷程。

只不過 面對孤獨時候 膨脹的感官、思緒衝擊,
要有心理準備,也要從心態上健康看待。
孤獨是成長的必然,不是迫於無奈的缺憾。

唯有認識到孤獨是必然,
孤獨最終才會變成一種技能,
面對偶發的孤獨,從中榨取出養分。

至於會不會迷戀上這種養分,
這也許說明我們各自 在內向外向这把尺上的位置。

2018年8月29日星期三

愛你愛到要你死

你知道我多常幻想你被火車碾成半身不遂嗎?
因爲愛,我犧牲了摧毀你的飢渴。
每當我把那些恐怖思想壓抑時,
我都知道我有多愛你。
愛,我還是懂的。
我愛死你。
我愛你死。
你呢,你愛我嗎?

2018年8月24日星期五

Closure

在一段對方先走的感情裡,是不存在closure的。留下你想要說的話、問出你想不通的問題,對方答或不答,又回了什麼,that’s the answer. That’s the end of it.
裡面再沒有你需要知道的真相,也沒有你能夠知道的真相。

因為真相,如果從第三方那裏得知,你有各種理由懷疑它的不夠真實;但由對方親口說出,他卻也能有他各種理由的不去真實。

到頭來,所謂的真相,只是他想讓你知道的事情的樣子。那麽當初的結尾,不已經是了?

等十年後吧。等到彼此可以談笑風生地戲謔裡頭的來龍去脈,那裡才有你曾經執著的真相——但你也都不執著了。

佛家是不是有句話,「執著的答案,只有等到你不執著才有。」?說的,也許就是這意思。

好吧,這尊佛是不存在的,因為這話是我掰的。

2018年8月12日星期日

Nothing is unconditional


一直以來,我從不諱言自己對「國籍、民族」薄弱的身份認同;我認為在一個人眾多的身份當中,它們無關一個人的核心、本質。這也包括了「血緣」。 人與人之間,對我來說,沒有國籍、民族、血緣;兩個人相互了什麼、瞭解了多少,才是真實連接彼此的繩索。

曾經在某題材上寫過:家人之所以可貴、之所以有別於其他關係,不在於血裡共通的脫氧核糖核酸,而在於從被迫到自願 那「十幾二十年的共室相處」,裡頭「硬是累積下來的瞭解和熟悉」。 但如果遺憾地,共室的相處,在失當的社會或家庭氛圍下,沒法積累出這樣的感情、沒能將被迫昇華成自願,那家人或許已經少於朋友,也沒有必要因為幾千年的中華價值和倫情,去違心地配合演出一場血濃於水的社會期待。

我一直認為 用社會期待(social expectation)去規範出的行為和關係很空泛,不管是愛情、友情,還是親情(如前,親情就像是得天獨厚的友情,愛情是親熱擁吻的友情)。 情之所至,該貼緊的會貼緊,該走散的,就讓它走散;勉強維繫下來的,都是形式,佔著茅坑不拉屎——真想要一段關係屹立,就要付出,用對方需要且自己願意的方式付出,不要幻想無條件的愛(關係),更不要幻想社會期待幫你留住愛、綁著關係。

一段鐵實的關係,有信任,沒有義務;在感情,不在責任。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靠的不是責任束縛,而是感情推使;憑的不是倫理道德,而是同理選擇。根本上,我薄弱的家庭、國家和民族意識,或許就是我自由得沒有底線的人際觀的一道縮影。

聽著離經叛道、驚世駭俗,但我身邊認識的人,明說或暗指,不少都有類似的感受。差別是他們懂得明哲保身,混在人群裡少惹爭議、麻煩,而我喜歡衝撞社會價值,語不驚人死不休。

像是一盆沈澱得不完美的水,偶爾翻攪,希望塵土在混沌中重新落定。

2018年8月11日星期六

People can only meet you as deeply as they've met themselves.

最難與之對話的,是不懂自己、又不願看見自己的人。

我相信自由心證。我絕對不可能越過你,去代你決定、斷定你的本質、你的心思。我只能說出我看到的矛盾,揣測當中的各種可能,然後告訴你我的揣測,供你參考。

但如果你總是逃避回答自己人生與人格里的矛盾,一直躲在那些給自己設置好、卻顯然說不通的假答案背後,那麼對話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2018年6月6日星期三

Ego

自尊心,强到拒绝别人待之糟粕,又弱到允许别人去而复返,高到珍重自己而不輕待他人,又低到审视自己而不愧對往事,是一种境界,生活裡左右逢源,若流水,柔韧、平和、自由。

2018年4月20日星期五

又談寂寞

记得中学的时候,和一个怪咖学妹(欣柔)曾前后琢磨过两个少年为赋强说愁的问题:
1)孤单(身躯)和寂寞(心理),哪个更沉重?
2)在沸腾的人声里和人毫不相干(不孤单但寂寞),和在凋零的环境中与己嬉戏作伴(因孤单而寂寞),哪个更可怕?

当时的答案不怎么记得了,但我想就算有过什么说法,估计心里也没多少底儿,称不上结论。上星期忽然忆起少时的这段懵懂,现在我的感受是:
1)依表面字义,「孤单」说的是physical的只身一人,而「寂寞」表述mental/psychological层面,照理来说,本该是寂寞更重。但文学界的普遍美学更多是,越满越少、越淡越深。寂寞比孤单说得满,所以反而显浅——当然,学生时期对词汇只有字面上的理解,还没积累出这样的感觉。
2)从修辞上,前者是一个反衬,容易比正衬的后者感觉强烈。另外,从人物性格上,前者的表现是内向的典型,后者可内可外,而内向的人或许更倾向与更擅长情感的描述和刻画,所以在文字印象上,前者可能更强烈。但我其实强烈怀疑 这更取决于读者或听者本身的性格和经历,进而影响他直观的代入感和感受度。

不要问我为什么那么多时间思考这些,因为我他妈的就是个闲人,你们羡慕不来。

2018年2月24日星期六

做?等?

生活裡的很多事,只要目標不是能一蹴而就,都涉及一種「做與等」的掙扎——我們既明白不能守株待兔的古訓,也從小深諳切勿揠苗助長的道理。 .
「到底該多等一陣,還是繼續做下去?」 這是一個考驗底氣、自信,並且考我們對人生、世界的瞭解的問題。哪一刻豐滿了這些,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做完了或做夠了可以做的事,並把它們做對了;也惟有如此,才能接著耐心而無悔地等待果實,抑或沒有果實的事實。
.
在那之前,等著等著錯過 或是做著做著卻又太多,是我們的宿命。
© 岛与树的向往
Maira G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