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6日星期二

基础是隐形的天赋



某个节目上,拿了18次世界冠军的乒乓名将王楠的教练 曾指导说了一句话,特别让我感触。
我最讨厌听别人说 谁是天才。一说天才,就埋没了人家的刻苦。
称不上多新颖的角度,但从大人物口里说出来,额外添了一份重量。



1
 隐形的天分 

一个人后天的努力,不只是对方【当下眼见的付出】,还有他【过去十几二十年来,每一寸额外的积累】

这些积累,有些是刻意的坚持,有些是巧合的维持;持续到最后,当事人自己 甚至都不把它们当一回事(甚至不察觉)了——因为早已成为 生活中漫不经心的基础和习惯

而这些【基础和习惯】,也就是后来【高效率学习】的根基——学得快,或一份力、十分果,并不仅是天分的关系而已。
在过去29年的时间里,别人不动声色搭起了根基,虽然今年不怎么努力(就1.01),而自己比他十倍更努力(10),但结果——自己连进步还几倍不如人家(0.423 << 2.0),甭说缩小差距。

看别人从容优雅地大步迈进,而自己拼得疲惫狰狞 却还在匍匐前进,很容易把差别都算到天赋头上,自己率先打败自己。

十倍的努力,今年看着是亏了,但其实 再维持一年 怎么样?差距 可能立刻就收窄了。【今年的收成】,也和【过去十年的播种(留下多少问题)】息息相关。

「成长是乘法,但常常被看作加法」——这是我们的误区。过去的每一寸努力,都是这一刻隐形的天分,放大我们的收成




2
 天生我材 

现在,随着教育界越来越倡导多元,包括「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我们也越来越常 以天赋去解释(或者说接受)孩子的进度问题——但里头 其实是有些迷惑性的。

除非 我们从小观察着孩子(或自己)的一路走来,而且懂得观察什么细节,否则,其实都不好断定——一个人的学习效率 之所以比别人低,是因为【天赋】所致,还是后天从哪一刻起、哪一环节的螺丝没上紧,因为【基础和习惯】延伸出的问题。

先天因素 不是不存在,而是在它真正左右一个人之前,其实更常是 我们让自己被它左右,换言之,给自己借口、退路。


其实,不管是学或做一件什么事,有没有天分、天分够不够,并没有想象地那么重要——除非你的目标是站到金字塔顶端。

更重要的,其实是「我们认定自己要什么,多要;为此 拿得出多少决心,及耐心」——哪怕起步已经比别人晚了,也愿拿出比别人多的努力,并坚持比别人更久的时间。



3
 延伸思考 


底子越厚,步子迈得越大】,也是「资本经济下,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根本逻辑——我甚至把它 延伸到任何资源和阶级上:「自由底下,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除非 这些自由(经济自由、人身自由等)存在一些外在的方式介入,比如政策、道德等。

每一个阶级上,都有它的先与后天——先天,代表的是「阶级规则 对自己多有利或不利」。规则或许不利自己,但只要不是想要登顶,那么这些先天性,往往都还不是让自己停下来的理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岛与树的向往
Maira G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