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7日星期五

Why forgive?

為什麼要去「原諒」?
為什麼要去「介懷」別人的過失?
為什麼要去「不甘心」別人的偏差由自己買單承受?

一路問下去,過程中有一個疑問。

為什麼要突出「當下的情緒」,而不是專注「想要的結果」?
為什麼要費神追求「要怎樣釋懷過錯」,而不是全心投入「能怎麼轉化處境」?
⠀⠀⠀⠀⠀⠀⠀⠀⠀
或許,我們只需要多認清目標,對牢焦。
而在所有可期的目標當中,
「修改過去」是不存在的,我們只能「冀望未來」。
⠀⠀⠀⠀⠀⠀⠀⠀⠀
認定了這點,或許就能更深刻意識到,
不甘、憤懣、怨懟只是作為情緒的出口——
如果這樣的宣洩和排解 能幫助自己消化發生的事,而把生活過得更積極、更平靜,那很好;
但如果最後這些怨懟 讓自己情緒更糟、生活更停滯了,
那這樣對過去的追究就幫了倒忙。
它就不是出路。

至於未來,既然關鍵不在過去,而在未來,
未來我們對事、對人有什麼期待,
不要什麼局面、想要什麼結果,
怎樣才能讓生活避開自己不要看到的、導向自己想看到的,
這可能才是更值得的事。

對過去「追究」,是希望理解原因、認識自己,找出對未來更有利、更可行的解決方法。
但它不需要執著在「歸咎」,糾結於怨懟的情緒。

別人真有不該,可以去做、去勸、去罵、去說破;
到了下回仍沒轉變,再做、再勸、再罵、再說破,或是換一套比以往更好的方法。
即便枉然了十次,積了一身悶氣、生了滿心芥蒂,
我們也不是非得回應心底這些疙瘩、情緒。

我們追求原諒,是希望化解心裡的怨懟情緒,不讓它們影響我們接下來的行為,
但情緒之所以影響我們,
或許更多是因為 我們的視線不夠集中在目標上,而一直飄到了情緒上。

我們只需要一直朝著目標,一直走、不斷嘗試。
直到累了、膩了、厭了、麻了或痛了,我們自然會放手,
在意的 變無所謂了,而無所謂了 也就平靜了——
而且說不準在那之前 想要看到的改變已經變成事實,
換了另一種方式平靜。

怨懟是給過去的,來服務情緒。
行動是給未來的,去追求目標。

我們為什麼要放大情緒,
讓情緒站在我們和目標之間?

根本不需要歉意。
根本不需要原諒。
© 岛与树的向往
Maira G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