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

同理 · 共情

这十年,自己变了很多——但有一个变化,我一直没搞明白。
我到底是怎样 从一个「自然能共情,给人慰藉和温暖」的人,走成一个「缺乏同理心,冰冷甚至冷血」的状态?
对很多人的挣扎,我是从心底冷淡,关怀不起来了;近年来 更干脆连伪装也省下,单纯听完给意见。
⠀⠀⠀
自认为sociopath的美国闺蜜,过去这样形容自己:她同理别人,是「靠脑子在设想」(cognitive empathy),不是「靠身心在感受」(emotional empathy)——而她认为我也如此。
从那时开始,这番诠释 一直记在我脑海里,能说通一些事;不过总觉得,这模具不是特别合身。
曾经,也有朋友用人类图,说我天生的情绪内核是空的——我并没有自己的情绪。一度 眼前一亮。但后来想想,三个和我同年同月同日 但不同时辰生的朋友,是同一份人类图,却得强解释成四份迥异的个性,难免自圆其说。于是,也没把这模具当真;而且同样,它也不尽合身。
另外 我也问过自己:有没有「因为自己一个人走过来,所以觉得别人也应该一个人走过去」的报复成分?不能说一点都没有,但以我对自己的坦诚,感觉很少。
这疑问,一直晾着。随着这一年 一点一点回顾历程,我才一片一片拼出了 更贴身的解释。
⠀⠀⠀⠀⠀⠀⠀⠀⠀
对很多人的挣扎冷淡,是因为「对它们 我有了确信的答案」。
再回头看,我实在受不了自己过去那些纠缠和情绪,觉得可笑、没必要——我感谢 过去可笑的自己;每个人都拖着可笑的历史,在可笑中前行蜕变。但这不意味它不可笑。
或是双标——这一边以自己的一套标准 深感受害;另一边在同一类事情,以另一套标准,心安理得地对别人施加伤害。可怜人同是可恨之人;当你开始同理你对面的人,你会逐渐忘记同情自己。
同理心,是从自己开始。如果类似局面换位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都不屑搭理,就更不可能投入身心去共情别人。
随着答案越多,越多的困境 变得不值得——不值得自己投入情绪,陪自己或别人 绕花园、滚泥沼。
⠀⠀⠀⠀⠀⠀⠀⠀⠀
相反,看一个拉面工艺的视频,或动漫角色的解说,甚至一集科普,眼泪常常来得猝不及防——在答案之外,能触碰自己的场景,还是很多。
某一次 闺蜜总结,最难以抗拒的,是人性光辉。
面对惰性,坚持【奋斗】;
面对猜疑,坚持【相信】;
面对怨恨,坚持【和解】;
面对伪装,坚持【坦白】;
面对自私,坚持【互助】……
比起「人陷入内心黑暗」,「人和内心黑暗抗争」的故事 更常感染自己。
人性是自然。顺应自然,是最理所当然的事——但正因为如此,如果哪一刻我们愿意为光明 对抗自然、对抗自己的人性,或许更弥足珍贵。
宇宙每一刻都在走向混乱——生命的存在、文明秩序的诞生,一开始 就在对抗自然。

by 施运


  1. 心理學上,empathy的組合和分支不盡相同,三個圖為參考:  圖1  圖2  圖3
  2. 先把empathy大致劃分為
    【靠揣測而理解他人的行爲和情緒】與【不受控地不分原由被他人情緒感染】。
  3. 上述 #2 後者,例為:觀看 [沒有來龍去脈,只顯示某陌生人撕心裂肺啜泣] 的視頻 然後掉淚。
  4. 【感動】不等同上述 #2 任何一種?
    【感動】是自己產生的情緒,除非是 [被他人的感動感染而感動]。
  5. 無感,可能是empathy fatigue,也可能從來就沒有上述 #2 的後者。曾經用cognitive理解過類似情境導致的行爲和情緒,已經知道其中的關係,無需重複設想揣測推敲也能溝通、勸解、提議。
  6. 在sociopath群體中【情緒内核是空的】這説辭甚普遍,但還有另一個并不mutually exclusive的現象:對自身的情緒缺乏感知力也缺乏解讀力。i.e. All emotions are automatically shut off on default, sociopaths have to make a conscious effort to tune in. 因爲不是全程觀察,於是不理解自身情緒的來由和轉折。簡稱 “emotion-impaired”

    by欣柔


其实我后来在search的时候,发现到关于你说的两种empathy,在心理学里倒都不是最理想的,最理想的是两者之间的compassionate empathy。不过这三者的概念,似乎也不是主流/教科书上的区分方式,而是某个心理学家的主张 然后写成书。
by 施运


所以你要表達是比較貼近compassionate empathy?
我好像當時說的兩種是cognitive和affective,但我要表達的應該是emotional contagion. 
by欣柔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岛与树的向往
Maira G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