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6日星期日

空不是空


二月开车经过Kelana Jaya的时候,龟速的车流,让我缓下神来,多看了左面的湖几秒。

忽然回忆起,往里头开,湖上有间马来餐馆。范围不小,但仅有的光线都来自餐馆正厅,相当昏暗。越往外,则越是漆黑,记得 那里搭了一个舞台,俩人餐后在那里放了几十分钟的空。

画面很零碎,用力才勉强拼起——但记忆中,那一个时空下的每一幕,都弥漫着一份令人心慌的空虚,仿佛时间在流、生命没在走。

想着想着,车子开过Paradigm,忽然闪过一个感触。
「Void, when we could feel, is another sense of fullness.」
「空虚,当被强烈感受,也是某种意义的充盈。」
⠀⠀⠀⠀⠀⠀⠀⠀⠀
就像 前阵子手机弹出的一则知乎提问——「盲人的世界,是黑暗的吗?」
⠀⠀⠀⠀⠀⠀⠀⠀⠀
黑暗,是看得见的人 对无光 所看见的颜色;因为能看见,无光才成了黑暗——黑暗,当能被看见,本身也是一种颜色。看不见的“颜色”,并没有颜色。

真正的空,即便每一刻存在身边,我们也无从知晓,更不会想起、提起——因为它根本在自己感知力之外。

所有能感知到的事,包括空虚感,本身就是一种拥有。感受力本身,就是一种拥有——只是我们怎样定义一个感受 常常决定了我们怎样反应。回头看,我从过去那份「空虚」的体悟,并不比往后的「充实」来得少。

2020年4月25日星期六

Messiah complex


 午夜,朋友敲谈心。#白天辣么长 #这些人会有karma的

他曾经有个交往对象——看着对方在过去的阴影下关闭了自己,他特别心疼,怜惜对方的武装,想卸下对方的心防。直到俩人分开后,他仍然一直放不下对方。
画面 似曾相识。
「你想推倒对方的城墙,是为了把他带到更美更宽的世界,还是为了让自己可以住进去?」我问。
「如果是前者,我不拦你,也拦不住。你对【他走出来,能拥有更美好的世界】足够相信,对【自己能把他带出来】也有充分的想象。有谁拦得了、有谁舍得拦你 这样一份美好的想象?只有由你自己亲自走一趟——要么正果了,要么痛了、累了、回头了。」
「但如果是后者,身边那么多人可能让你改变、让你拥有,为什么偏偏放不下一个硬骨头?」
⠀⠀⠀⠀⠀⠀⠀⠀⠀
⠀⠀⠀⠀⠀⠀⠀⠀⠀
朋友直呼 被戳中了要害。任务完成,我赶紧告辞,毕竟早睏了——但闭上了眼,又不断闪过往事总总。
记得那时候,无条件吃下所有荒诞的谎言,对方说一百条谎,心底就用一千道理由去圆,甚至借出了全副的家当、长年的时间,用无底线的信任和陪伴,换 在对方心底埋下一份善念,在关键时候把对方唤醒,从泥沼里带出来——当时偶尔感到委屈,就会想想K’ny,一号明明比我瞎上十倍 却笃定不移地坚持着的傻人物。
那一年的新年贺岁片是《西游降魔篇》;看着唐僧坚持拿儿歌三百首降妖驱魔,一部喜剧活生生把我看得泪流满面。
曾经的我下过这样的赌局,居然也赢了。不单赢回了自己最初的筹码,还连本带利 把对方的生活面貌赎了回来。但在赢够了以后,最后,我却先走了。后来的后来,听说他回到了老路,我无动于衷。
或许,我从来就不是爱上对方,不是出于爱 而希望对方相信这世界、拥抱这世界。我爱上的,是我自己对世界的想象、对人性的向往、对自己的期望。我渴望 这世界善待每一个善良的人;我幻想 每颗心都住着一个柔软善良的人;我向往 自己像剧里的主角一样,能义无反顾。而这些,在陪对方走出泥沼的那一刻,我已经感受到了。我已经证明了。我已经感动了自己。
至于结局如何,就不再那么重要了;我的故事只写到这里——从最初爱上,到最后不爱了,就是这个故事的开始与结束,主角是我,而剧情是对方陪我认识了我自己。



© 2025 岛与树的向往
Maira Gall